2021-08-23
繼全國首家“碳中和”智慧園區在北京經開區誕生后,全國首家“碳中和”工廠也在區內誕生。近日,施耐德(北京)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施耐德工廠)經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對其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核查,獲頒碳中和證書,成為全國首家“碳中和”工廠。

施耐德(北京)中低壓電器有限公司
施耐德工廠在北京經開區指導下,一直以來注重從源頭上減排,將綠色節能的理念融入到生產運營的方方面面。在新能源方面,工廠部署了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最大的光伏項目基地,實現綠色能源占到全廠能源使用的30%,每年可減少約2026噸碳排放。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通過節能改造和能源系統的優化,過去三年能源消耗降低了10%。與此同時,工廠持續改進包裝的循環利用,減少了約1606噸碳排放。結合豐富的減排措施與碳交易,工廠已成功實現碳中和,為施耐德電氣2025年實現公司運營層面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經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批準,是國內早期開展節能減排審定核查業務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在審核過程中,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以環境管理國際標準ISO14064-1以及國際公認碳中和標準PAS2060為評判準則,認可施耐德工廠通過購買3347噸經核證的二氧化碳減排量的方式,實現對2020年度3346.57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碳中和。至此,施耐德工廠不僅是施耐德電氣全球“智慧工廠”項目中的樣板工廠,也是工信部認證的國家級“綠色工廠”,此次再獲認證,成為施耐德工廠綠色發展之路上的新里程碑。
施耐德工廠通過審核成為“碳中和”工廠,得益于北京經開區一直以來注重綠色低碳集約化發展,不僅將綠色低碳指標作為新企業項目入區的“門檻”,還通過推進循環化園區、無廢城市建設,讓企業筑牢綠色發展根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雙碳”戰略實施后,北京經開區勇當先鋒。《“十四五”時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建設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規劃》提到,瞄準碳中和推動碳達峰,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態空間規模與品質,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亦莊示范。
今年上半年北京經開區“雙碳”工作緊鑼密鼓地開展,啟動對整個亦莊新城范圍“碳達峰”及“碳中和”的方案研究,帶動更多的企業踐行“碳中和”國家戰略,在區內推進形成“碳中和”標桿經驗,將逐步向全國各地輻射;發起成立北京亦莊零碳產業創新協會,發揮“橋梁紐帶、參謀助手”作用,圍繞零碳能源、零碳建筑、零碳交通、零碳服務、零碳生活等領域,開展技術研究和技術產品認證,努力構建國際化的零碳示范園區;國研智庫和華略智庫共同發起設立“3060實驗室”,以科技為引領,圍繞方案設計、技術服務、改造實施三大重點領域,主攻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和路線圖設計,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和孵化,城市和園區低碳化改造實施和運維等業務,為各級地方政府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隨著“雙碳”工作的推進,北京經開區碳中和、碳達峰的政策環境支持和配套服務環境不斷優化升級,促進區內企業積極參與其中。金風科技、施耐德工廠、京東方、中芯國際、北京奔馳、森特股份、國電投、亦莊置業、開拓熱力等眾多區內企業,紛紛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項目創建工作,并輸出經驗與技術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碳中和重磅成果也在區內加速涌現,除了本次施耐德工廠成為碳中和工廠,金風科技亦莊智慧園區還在年初獲得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園區認證,成為國內首家“碳中和”智慧園區。
接下來,北京經開區將以碳排放穩中有降和實現碳中和為引領,堅持綠色發展,深化“無廢城市”建設、實施領跑碳中和行動、打造國際頂尖的產業綠色化發展水平、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全面綠色低碳升級,力爭2025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