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1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于2021年10月31日開幕。資金議題將是本次格拉斯哥氣候談判的核心議題,談判預計將圍繞1000億美元資金目標、長期氣候資金、新的共同資金量化目標、資金常設委員會(SCF)、《巴黎協定》第9條(5)規定的資金預測雙年報、適應基金(AF)以及透明度等議題展開激烈交鋒。
1.1000億美元資金目標
擬于11月3日舉辦的第四屆長期氣候資金高層對話和11月8日舉辦的《巴黎協定》第3次締約方會議氣候資金部長級對話,主要圍繞發達國家履行氣候資金支持承諾展開討論。
2.長期氣候資金(LTF)
在COP25期間,以77國集團和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提議在COP26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將長期氣候資金安排延續到2020年以后,同時提交一份關于到2020年每年1000億美元的報告。此提議遭到發達國家反對,認為將長期資金議題延續到2020年以后是《公約》的下一項議程。COP26期間,關于是否繼續實施長期資金安排及其工作重點很大可能是爭議熱點。
3.新的共同資金量化目標
COP24決定從2020年開始,以1000億美元為基準設定新的共同資金量化目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未召開締約方會議,因此新的共同資金量化目標毋庸置疑是今年COP26的關鍵議題。
4.資金常設委員會(SCF)
COP26將集中審查SCF的職能及其提交的兩份主要報告,即《2020年氣候融資雙年度評估和流動概覽》(2020概述)和《發展中國家需求確定報告》(NDR)。此外,預計會議也將對公約的資金機制運營主體-——綠色氣候基金和全球環境基金審查并出具指導意見。對發展中國家而言,這兩項審查都將是一項挑戰。
5.《巴黎協定》第9條(5)規定的資金預測雙年報
《巴黎協定》第9.5條要求各國每兩年通報一次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和計劃調動公共財政資金情況。今年6月第一次雙年報信息交流會成功舉辦,與會人員就第一次雙年報通報信息交換了意見,并圍繞如何提高執行《巴黎協定》的財政支持信息的可預測性和清晰度進行討論。發展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提供的信息仍不足以使其能夠制定氣候行動計劃。COP26將審查研討會報告,并作出可能影響未來雙年報信息通報的決定。
6.適應基金(AF)
關于適應基金事項將在SBI議題項下討論,主要涉及兩個問題,一是變更適應基金的董事會成員,目前發展中國家在董事會中占有多數席位,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巴黎協定》締約國希望加入。二是適應基金的第四次審查,預計發展中國家將提出可預測資金來源的問題。之前審查認為,該基金運作良好,但沒有任何可靠的收入來源(適應基金過去依賴于清潔發展機制發放的核證減排量收益的2% ,但隨著核證減排量價格的下降,該基金的資金來源變為依賴于發達國家的自愿捐款)。
7.透明度
《巴黎協定》強化透明度框架問題將在SBSTA議題項下討論,關鍵事項包括避免對發展中國家的報告造成額外負擔(例如項目一級的數據),以及發達國家如何在其報告中反映贈款對等關系。
COP24會議上,將所使用的金融工具的贈款等同性列入議程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來之不易,討論如何在COP26上反映這些信息將至關重要。
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如何解決氣候資金相關問題以及作出何種決定,是格拉斯哥會議成功與否的關鍵。發展中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發達國家作出更多的承諾,還應當明確可交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