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中信集團日前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白皮書》,進一步明確集團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具體行動路徑。這是中信集團繼去年提出“兩增一減”低碳發展戰略后的又一重要舉措。
根據白皮書,中信集團通過對“十三五”期間的碳排放全面摸底盤查,探索編制“雙碳”損益表,確保“雙碳”戰略實施的清晰透明、有跡可循,并在此基礎上首次公布了覆蓋集團五大業務板塊的“碳中和”路線圖。
中信集團在“雙碳”行動白皮書中給出了集團實現“碳中和”的清晰路線圖:一是針對電力工業、鋼鐵生產、建筑運營和數據中心等四個重點領域大力開展節能降碳工作,尋找各自領域能效提升、結構優化以及技術減排的潛在機遇點,有效降低碳排放;同時對剩余碳排放引入抵消計劃,最終實現整體凈零碳排放。
二是將建立綜合化的碳信息管理體系、整合碳排放數據、碳信用資產、碳交易、減排項目等相關信息以支持碳管理分析決策;將“雙碳”思維融入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加大“雙碳”領域專業人才培養、引進及儲備。
三是在做好自身減排的同時,積極助力全社會降碳減排。在實業領域,中信戴卡生產的汽車鋁鑄件屬于輕量化產品,相較于傳統鋼鐵材質零部件減重三分之一。中信金屬推動鈮產品在中國鋼鐵工業的應用,含鈮鋼的應用顯著提升了鋼的強度和韌度,實現減重22.5%-50%。在金融領域,截至2021年末,中信銀行綠色信貸余額2000億元,較年初增長140%;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2021年綠色債券發行金額位居行業前列。
下一步,中信集團將持續提升綠色金融業務規模與占比,加速綠色金融商業模式創新;以中信金融控股公司為載體,強化風險管理,深化綠色金融業務協同;積極參與金融監管部門的綠色金融評價體系建設,并推動綠色金融國內標準的完善以及與國際標準的融合。
中信集團預計,“十四五”期間集團年均減排將達到50萬噸以上。綜合考慮現有產業規模、未來發展規劃和節能減排計劃等因素,到2025年,中信集團單位產值碳排放強度預計將比2020年下降18%。接下來,中信集團將繼續開展“雙碳”損益表的專項核算,并將定期披露“雙碳”執行情況,穩步提升中信股份和各級上市公司、發債主體的ESG信息披露質量。
據悉,中信集團致力于到2030年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碳排放整體達到峰值并實現穩中有降;到2060年全面融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能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一流企業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