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3-01-05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也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本文梳理了今年7-12月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涉及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相關政策。
1.2022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
提出要打造綠色低碳縣城和鄉村,建設綠色節約型基礎設施,開展綠色低碳村莊建設。推進綠色低碳農房建設,大力推進北方地區農村清潔取暖,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中積極推進農房節能改造。推進農村污水處理,推動農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倡導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空氣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鄉村供氣、供暖、供電等方面的應用。大力推動農房屋頂、院落空地、農業設施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充分利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提供生活熱水,鼓勵使用太陽能灶等設備。
2.2022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等16部門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
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標準化行動。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標準化建設,加強農村垃圾與污水治理、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領域標準制定。推進鄉村治理標準化工作。加強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
3.2022年7月,農業農村部等4部門發布《關于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通知》
明確強化區域資金、資產、資源全要素整合,強化地方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實施企業多主體協同,引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支持適度超前開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投資,撬動更多中長期信貸資金高效率、低成本傾斜流入農業農村。
4.2022年8月,生態環境部等12部門印發《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
提到農業農村環境治理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強化養殖污染防治,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
5.2022年9月,教育部印發《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指南》
提出要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新產業新業態,面向糧食安全、生態文明、智慧農業、營養與健康、鄉村發展等五大領域,設置生物育種科學等12個新農科人才培養引導性專業,加快培養急需緊缺農林人才,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6.2022年9月,財政部印發《中央財政關于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財稅支持方案》
支持建立以因地制宜、集約高效為主要特點的國土空間保護利用機制。支持繼續實施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秸稈、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畜禽糞污等資源化利用。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探索一批不同生態類型的農業綠色發展模式。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利用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支持黃河流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7.2022年9月,生態環境部等17部門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
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監測,推廣應用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探索構建農業面源污染調查監測評估體系。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廣農田排水調控、循環利用、坡耕地徑流攔截、生態凈化等技術,推動地膜科學使用回收。推廣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著力解決垃圾圍村和農村水體黑臭問題。
8.2022年10月,林草局等4部門印發《“十四五”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方案》
明確要以“保護、增綠、提質、增效”為主線,持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到2025年,全國平均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2%,鄉村“四旁”植樹15億株以上,全面鞏固提升國家森林鄉村,綠化一批國有林區、國有林場居住點,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鄉村、綠美鄉村,鄉村自然生態得到全面保護,鄉村綠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9.2022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印發《關于加強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
強化設施規劃布局,加快健全收運和回收利用體系,分類施策加快提升焚燒處理設施能力,積極開展小型焚燒試點,加強設施建設運行監管,探索提升設施可持續運營能力。到2025年,全國縣級地區基本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體系。到2030年,全國縣級地區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供給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除少數不具備條件的特殊區域外,全國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基本滿足處理需求。
整理:樊怡彤
來源: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教育部、林草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