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
1月17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并發表致辭。他指出,中國將堅守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積極推動氣候變化領域的各項國際合作,共同有效的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諸多的嚴峻的挑戰。
劉鶴指出,我們對今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其中一個工作重點,就是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我們將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我們歡迎更多的外資來華投資,防范化解經濟金融風險。我們相信經過努力,2023年中國經濟會實現整體性的好轉,經濟增長速度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的事件。我們也預計今年中國的進口會明顯的增加,企業的投資會大幅度的增加,居民消費會回歸常態。
回顧過去10年,中國的GDP從54萬億元增加到121萬億元,人均壽命從74.8歲提高到去年的78.2歲,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去年達到36%左右,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我們認為至少有5點經驗。
第一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新的形勢下,要全面準確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二,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也要更好的發揮政府的作用?,F在有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國人民是不會走這條路的。我們要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毫不動搖的支持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我們要保護競爭,反對壟斷,保護產權,全面的弘揚企業家精神。
第三,必須堅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開放是促進中國的改革發展,推動經濟進步的重要動力,中國的大門只能越開越大。
第四,我們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堅定的保護產權知識產權,努力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無論是政府行為還是市場行為,都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
第五,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動創新發展教育,高度重視人力資本的提升,重視金融科技產業的三角循環,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關于如何加強世界的合作問題,劉鶴提出三點觀察。
第一,需要堅持正確的原則,維護有效的國際經濟秩序。面對新的形勢,傳統的思維方式無法提供出路,需要放棄冷戰思維,從物質二項性的角度認識事物的本質,著眼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我們始終認為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必須共同維護。
關于國際分工,關于鼓勵競爭,反對壟斷,關于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關于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堅持公平分配,關于完善宏觀經濟管理,完善社會安全網等經濟原理并沒有改變,政府應該在重大問題上發揮作用。面對暫時出現的阻力和倒退,我們應當勇于堅持真理,尊重規律,用樸實的辦法解決復雜的問題。
第二,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平衡好治理通脹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關系。目前一些國家采取了應對通脹的思路,也就是說通脹加息衰退復蘇,需要注意的是本輪通脹是復合性的通脹,成因比較復雜,所以我們認為除了需求側的管理,需要重視供需兩端共同發力,同步修復產業鏈供應鏈。我們應當高度重視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共同推動國際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合理應對共同的挑戰。我們也呼吁大國在加息的同時,應當高度重視對新興市場國家可能產生的外溢影響,防止加重債務和金融風險。我們也同意和各個方面一道推動解決一些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債務難題。
第三,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已經認識到氣候變化極端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現在需要采取共同行動,新冠病毒流行以后,我們開始思考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危機是否存在一些關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需要開展有效的國際合作,中國將堅守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積極推動氣候變化領域的各項國際合作,共同有效的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諸多的嚴峻的挑戰。
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強合作是我們面臨的尖銳問題,我們應當坦誠的面對分裂的狀態,深入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提倡政和博弈,找到有可能擴大合作的共同點,探索擴大合作的有效機制,堅定的維護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