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5-01-17
貴州省財政廳
貴州省財政廳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助推綠色低碳貫穿全省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含綠量”,降低“含碳量”。
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重大行動、重大示范、重大工程資金支持
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2022年貴州省制定了《貴州省碳達峰實施方案》和《貴州省碳達峰碳中和“1+N+X”政策體系編制工作清單》。在此基礎上,省財政廳制定印發了《貴州省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措施》,明確財政支持“雙碳”目標的工作原則、主要目標、六大支持方向及措施以及保障措施等內容。2021年至2023年,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投入資金分別為105.84億元、113.32億元、120.45億元,資金投入逐年增長。
一是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分配辦法,將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森林覆蓋率納入重點生態功能區資金分配測算因素,權重各占20%和5%,加大對減排固碳地區的支持力度。
二是統籌資金支持清潔能源行業發展,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新能源裝機累計建成2583萬千瓦,累計發電量205億千瓦時。2024年上半年全省綠電交易完成1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6%。
三是加強綠色制造示范創建,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大對創建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支持力度,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35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家、綠色工業園區4個。
四是統籌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強化雙碳領域科技攻關,支持基于衛星遙感與生態模型的貴州省碳匯監測技術研究等項目。支持基于固廢清潔利用的規模化碳捕獲與利用技術集成與應用示范項目申報省級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及國家示范項目,推進雙碳領域重大成果轉化。
嚴格執行政府對節能環保產品的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制度
一是落實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政策。按照《關于調整優化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執行機制的通知》規定,貴州省在開展政府采購活動中,要求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機構在發布采購公告時,落實優先采購和強制采購政策,對屬于上述兩個品目清單有效期內的產品給予適當加分。
二是落實綠色商品包裝政府采購政策。在貴州省政府采購網公布《商品包裝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快遞包裝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告知采購人和采購代理機構在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中涉及商品包裝和快遞包裝的,要參考綠色包裝需求標準,在采購文件中明確具體包裝要求。
三是壓實采購人主體責任。省財政廳開展年度政府采購代理機構檢查,把落實政府綠色采購政策作為一項重要檢查內容,對未執行政府采購政策的采購單位和采購代理機構予以處理處罰。
多元化渠道籌資推動全省綠色發展,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推動節能降碳
一是創新舉辦論壇,推動綠色發展。2023年,省財政廳積極對接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共同承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創新財政支持方式,多元投資綠色發展”主題論壇。論壇聚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高質量“論”、助推綠色發展高質量“干”,論干結合,搭建資金供給端和項目需求端直接溝通的平臺,共簽署貴州省人民政府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等13個協議,簽約金額125.9億元,強化市場化、多元化資金投入,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是充分發揮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引導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支持,推動一批綠色重點優質項目投資落地貴州,2023年已爭取到綠色基金投資貴州2個項目8.2億元,目前已落地5.35億元。同時,繼續積極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推薦項目。通過充分運用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投資帶動,增強全省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的籌融資能力。
三是通過生態環保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保領域,促進多主體合力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2021年以來,通過設立省級生態環保基金、新型工業化發展基金、新動能產業發展基金等六只政府投資基金,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參與“雙碳”有關工作。據統計,截至目前,產業基金投資“雙碳”相關項目45個,資金投入總計76.91億元,帶動銀行貸款和社會資本金額?396.65?億元。重點圍繞生態基金聚焦流域治理、市政及工業污水處理、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固(危)廢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土壤修復等產業綠色升級等領域開展投資,踐行“兩山論”守護綠水青山,發揮基金投資生態性。
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發揮綠色金融對綠色轉型的撬動作用
一是充分發揮“綠色權益+綠色金融”協作機制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圍繞綠色權益創新抵質押模式,采用“保證擔保+質押增信”、“信用+取水權質押(增信)”、“碳排放權抵質押”等方式優化金融服務供給。如:貴州銀行形成以融資項目預期碳匯收益作為貸款增信措施的“黔林貸”服務模式,成功落地該行首筆“林業碳票”增信融資業務;建設銀行貴州省分行采用“林業碳票質押+保證”的混合增信模式為畢節農發集團取得的首張林業碳票發放周轉資金貸款。
二是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氣候友好型綠色金融產品。如:人民銀行貴州省分行運用再貸款資金推出“鄉村振興·金融鏈”(竹鏈貸、辣鏈貸、斛鏈貸等)融資項目,為生態農業(竹、石斛、辣椒等)鏈條上的2萬余農戶和企業發放貸款35億元;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率先創設“貴州減碳貸”,對畢節150萬千瓦大型風光基地項目投放首筆3.5億元16年期碳減排掛鉤貸款,預計帶動碳減排量195萬噸,實現全國農業銀行系統內首個碳減排利率掛鉤產品落地貴州;人保財險貴州省分公司2023年開辦了辣椒、蔬菜、水果在內的18種農業價格指數保險,創新推出茶葉氣象指數保險,去年為全省農業、茶葉分別提供風險保障66.85億元、1.37億元。
三是人民銀行貴州省分行以銅仁市為試點,率先在全省設立“梵凈生態賬戶”,根據市場主體的生態行為與成果進行生態積分,較好地解決了生態產品價值“度量難、變現難”問題。截至今年一季度,“生態賬戶”已復制推廣至21個省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發展試點縣及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縣,建檔19萬戶,投放專項貸款68.01億元,戶均授信額度提升1.71萬元,共為5.11萬個貸款主體增加授信8.73億元,節約融資成本約7635萬元。
四是人民銀行貴州省分行在思南縣、江口縣開展“生態支付”創新試點,試點銀行以“生態信用卡”為載體,探索開發“綠色支付鏈產業鏈融資對接平臺”,搭建“綠色生態信貸庫”,創新相關信貸產品,累計發放“綠色生態貸”2.15億元,惠及483戶小微企業。
“十四五”以來,貴州省“碳達峰十大行動”有序推進,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煤炭清潔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六大產業基地”的綠色低碳優勢逐步凸顯,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正穩步推進,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已基本構建完成,通過交通結構調整降低大宗貨物物流成本的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截至2023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8.9%,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3.6%,下降率全國排名第五位,工業能耗強度大幅下降有力支撐了GDP能耗下降目標的完成。2023年全省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6%,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約42%,增速保持全國前列。經濟綠色低碳轉型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