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5-01-21
甘肅省財政廳
如今的甘肅,水更清,41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2.7%;山更綠,八步沙綠洲向沙漠過渡帶整體推進30公里;天更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83.4%;印象中的戈壁灘“種”上了新時代的能源“高產田”……
近年來,甘肅省財政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性,切實增強推進“雙碳”工作的信心,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凝心聚“綠”、加大資金投入,向綠而行、深植綠色理念,蹄疾步穩,全力繪就“美麗甘肅”畫卷,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道路上踔厲前行。
完善政策體系
凝心聚“綠”基礎更牢
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印發了《甘肅省財政廳關于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財政支持“雙碳”工作的目標、重點方向和措施,把推進“雙碳”工作同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同推動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實施“四強”行動有機融合,積極構建有利于促進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促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甘肅力爭與全國同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撐。
加大資金投入
向綠而行底氣更足
強化政策資金協同,加大投入力度,以“固碳”、“減碳”、“降碳”為抓手,為“雙碳”工作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一是筑牢生態屏障,在“固碳”上持續發力。克服收支困難,加大省級投入力度,加強資源統籌,優化支出結構。2023年以來,省級累計安排支持污染防治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相關資金約27.9億元,其中:環境保護治理資金11.29億元、生態保護修復資金16.61億元,推動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設,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助力打贏“三大保衛戰”,全力推動市縣水利、生態修復、污染防治等領域熟化程度高、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170多個項目落地實施;積極配合省發展改革委,在中央基建資金基礎上,安排省級基建資金0.84億元,專項支持全省污染治理和節能降碳相關重大項目建設。2024年,省級財政進一步優化資金分配模式,采取競爭性項目評審方式,分配資金10億元,多中選好、好中選優,集中資金支持污染治理、生態修復、水利等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充分發揮獎補資金集聚效應。
二是引導綠色產業轉型,在“降碳”上精準發力。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技術研發等的支持力度,提高資金政策的精準性。2023年以來,省財政累計投入8.7億元支持制造業基礎能力提升和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建鏈、電子和信息產業鏈項目,支持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工業節水型企業,獎補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行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工業優秀新產品;發放新能源汽車省級補貼資金7486.87萬元,用于補助新能源汽車消費者;積極利用中央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982.3萬元,支持全省煤層氣抽采利用;積極爭取中央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3959萬元,用于利用全省無電地區光伏獨立供電系統運行維護。
三是完善綠色政府采購,在“減碳”上協同發力。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優先、強制采購節能環保產品要求,落實清單制度,督導采購人根據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強制或優先采購節能環保產品。鼓勵采購人在政府采購工程中采購可循環可利用建材、高強度高耐久建材、綠色部品部件、綠色裝飾裝修材料、節水節能建材等綠色建材產品。2024年以來,全省節能節水產品采購規模達2.82億元,環保產品采購規模8.96億元。為推進政府采購框架協議采購的實施,按照國務院加強節能減排、支持自主創新工作要求,進一步降低政府機構能耗水平,對政府采購集采目錄內的臺式電腦、便攜式計算機品目開展供應商征集工作,共征集廠商25家,同時加大對新能源公務用車政府采購力度,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目前,全省框架協議已征集新增新能源汽車,包括車型6類,供應商17家,在售新能源汽車21種,鼓勵引導采購人積極購買新能源車。
深植綠色理念
引導“降碳”成效更顯
深入理解綠色發展的本質內涵,充分發揮財政政策資金引導作用,通過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構建“財政+金融”模式、發揮稅收政策激勵約束作用,進一步凸顯“降碳”成效。
一是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牽頭積極推進省際、省內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設。2021年以來推進甘肅省與四川、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橫向生態補償協議簽訂,成為黃河流域9省區唯一與三個省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省份;按照“早建早補、早建多補、多建多補”原則,累計下達獎補資金3.35億元,對補償機制建立及時、生態環境保護和質量改善好的市縣進行獎補,激勵引導8個市州、20個縣區簽訂了26份協議,其中3個市州、10個縣區已簽訂第二輪協議。
二是構建“財政+金融”模式。依托“財政+基金”優化整合省級政府投資基金,實現統一出資主體,統一資金出口,統一規劃布局,統一運作管理。通過指導省屬國有企業組建基金公司,受托管理省級政府投資基金,清理盤活現有政府投資基金財政出資部分,納入平臺統籌調配,用于支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省委省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領域,實現財政出資靈活高效配置。督促指導省級政府投資基金受托管理機構,堅持市場化原則,實行“先有項目儲備,后有基金出資”,通過市場化征集和行業主管部門推薦等方式,建立“雙碳”投資項目庫。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分期投入,堅持“先項目后出資”,成熟一個投資一個。截至目前,省級政府投資基金支持“雙碳”領域,共設立6只子基金,支持23家企業,投資金額22.16億元,其中:省級財政基金出資6.26億元,社會資本出資金額15.87億元,撬動比例3.54倍。
三是發揮稅收政策激勵約束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好環境保護、節能節水、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等綠色稅收優惠政策,切實執行國家碳減排相關稅收政策。通過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及時在官方網站發布最新政策信息和解讀,持續加強與稅務、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的協作配合,積極促進涉稅信息共享,構建多部門齊抓共管、協同治稅新格局,為各項稅收政策落實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