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5-01-22
青海省財政廳
青海省財政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重大決策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雙碳”目標任務,落實落細各項財稅支持政策,不斷強化財政部門在推進“雙碳”工作中的政治擔當,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將“雙碳”納入短期和中期預算框架,全力推動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
聚焦財政職能
統籌構建財政支持“雙碳”政策體系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希望青海在實現碳達峰方面先行先試”的重大要求,切實發揮財政統籌資源優勢,先后出臺《青海省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青海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管理辦法》、《支持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財政政策措施》、《青海省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制度辦法,不斷健全財政支持“雙碳”制度體系,按照既有渠道強化對重點行業領域“雙碳”重點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財政資金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聚焦環境治理
支持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持續強化財政對“雙碳”工作的支撐保障力度,下達經費54億元,推動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東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修復治理,實施了一批水生態保護修復、水污染治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項目,全省黃河干流出省斷面水質保持在Ⅱ類及以上,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連續多年保持100%;支持優先發展清潔集中供暖、企業開展超低排放及脫硫脫硝技術改造,推動重點區域大氣環境綜合治理,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5%以上;支持實施涉重金屬歷史遺留礦渣污染治理以及開展農村環境整治等項目,土壤環境質量總體清潔穩定,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效顯著。
聚焦科技引領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累計下達科技專項資金12.6億元,實施青海省“雙碳”技術集成示范,開展“揭榜掛帥”、“帥才科學家制”改革試點,提高生態領域科研能力。支持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培育打造多能互補綠色儲能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可再生能源與儲能集成應用關鍵技術等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聚焦群眾生活
支持綠色低碳生活和資源節約利用
安排農牧業產業發展資金23.08億元,圍繞糧食油料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等重點工作,通過建立聯農帶農富農機制將二者有機銜接,支持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產業化聯合體等標準化生產基地,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安排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試點資金3.4億元,支持實施農作物秸稈、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開展農田殘膜回收等,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不斷優化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產地環境。
聚焦固碳增匯
持續推進擴綠降碳協同增效
統籌各級財政資金101.75億元,支持加強雪山冰川、江源流域、湖泊濕地、草原草甸、沙地荒漠等生態治理修復,全力打好防沙治沙和“三北”攻堅戰,目前已完成防沙治沙70.64萬畝、國土綠化378.6萬畝、草地修復治理314.33萬畝,草原生態系統功能穩步提升,全省森林覆蓋率增加到7.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增加到57.8%,濕地面積穩居全國首位;支持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新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全面提升生態質量韌性,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能力持續提升。
聚焦減稅降費
支持建立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
深入開展構建綠色低碳稅制前瞻性課題研究,更好地發揮稅收對經營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促進作用,2024年上半年,全省共6395戶納稅人享受新能源車企業免征車輛購置稅10855.46萬元;27戶納稅人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共退稅736.07萬元;6戶納稅人享受節能環保電池免征消費稅20052.71萬元;精準落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納稅人享受5166萬元稅收優惠。
聚焦多元投入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
推動多種手段和工具協同發力,深入開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煥發全社會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創新創造活力。緊緊圍繞青海“四地”建設工作部署,兼顧生態環保與要素保障等方面,通過省級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支持推動企業開展節能節水技術改造,支持獎勵企業綠色工廠創建活動,推動工業綠色化轉型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用于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