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5-01-2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扛起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積極推進美麗新疆建設,在不斷創新完善政策制度,綜合運用財政資金引導、稅收調節和政府綠色采購等多種政策措施支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取得成效。
加強財政管理
推動生態文明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嚴格落實政府綠色采購制度。按照中央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執行機制有關規定,參考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團體標準,在采購需求中提出相關綠色采購要求。依托新疆政府采購云平臺,對要求強制采購的節能環保產品進行“強控”,對鼓勵采購人優先采購的產品進行“強提醒”,對項目采購中,采購人采購符合政府綠色采購要求的獲證產品給予優先待遇,促進綠色產品推廣應用。同時將落實推廣綠色采購政策作為監督檢查內容,強化監督管理。
(二)積極落實促進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稅收政策。積極配合開展稅法配套政策研究,不斷完善全區環保稅制。依法落實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稅收政策。落實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減免政策,以及高新技術企業稅收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促進綠色低碳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三)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資金績效管理。牢固樹立績效理念,強化對生態環保財政資金使用、將整體績效和具體的項目績效相結合,將績效管理全面覆蓋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強化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對項目資金的分配給予調整,確保財政資金充分發揮效益。
發揮財政引導
健全推進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機制
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引導帶動作用,支持加快培育綠色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著眼“補短板、增效能”,著力“拓渠道、強賦能”,著手“解難點、通堵點”,不斷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
(一)以“獎”促“優”,推進重點區域生態治理。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視 “烏—昌—石”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治理,財政部門會同生態環境部門制定了《自治區“烏—昌—石”區域大氣環境整治獎補指導意見》,明確了獎補范圍、獎補方向、申報程序,大氣環境整治獎補資金每年2億元,連續三年共計6億元,推動污染防治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以“獎”促“產”,激勵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增產上量。為加快全區天然氣(煤層氣)勘探開發工作,實現天然氣(煤層氣)增儲上產目標,自治區財政廳設立專項資金對在疆注冊且進行天然氣(煤層氣)勘查開發的企業,天然氣(煤層氣)增產氣量進行差異化獎勵。2023—2025年,對增產天然氣按每 1立方米0.1元給予獎補,增產煤層氣(頁巖氣、致密氣)產量按每1立方米0.2元給予獎補。年度增產氣量100萬立方米及以上的企業方可申報獎補資金。
(三)統籌協調,完善地區間橫向補償。推進自治區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橫向補償試點工作,鼓勵、指導、推動生態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人民政府通過協商等方式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立長效機制,持續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落實。2023年,成立了包括財政、生態環境、發改委、水利等部門在內的自治區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跨部門協調小組,明確部門職責分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制定“一流域一策”推進思路、開展實地調研、組織協調小組會議、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落實,全區流域試點工作已完成,塔里木河流域等5個流域已簽訂橫向補償協議,自治區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基本確立。
強化財政保障
推動生態文明事業高質量發展
將各重點領域的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任務納入支持范圍,形成中央和地方資金使用合力,并加強政策工具的聯動性,共同瞄準支持“雙碳”目標的各個關鍵環節和關鍵領域。
(一)提前謀劃,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將新發展理念與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以綠為綱、遠謀近施,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找準資金投入切入點,以精準滴灌服務融入自治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深化資金統籌整合,持續提高財政投入強度和精度,支持打造美麗中國新疆樣板。2024年5月,新疆東天山南麓(吐魯番市)、準噶爾盆地西緣(克拉瑪依市)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兩個項目成功入選2024年國家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項目,獲得6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首期資金2億元已下達相關地州。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合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部署,積極申請中央財政補助項目及資金,會同自治區林草局組織申報了10個“三北”工程項目(建設周期為2024—2026年),申請資金12.19億元,當年資金4.55億元已撥付各地。設立自治區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專項資金每年10億元,用于支持南疆5地州實施新增2052.59萬畝超國家規劃的治理任務。
(二)穩妥有序,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堅持安全降碳,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不斷優化自治區能源結構,支持全區公共獨立系統可再生能源發展。推動全區規模以上重點用能工業企業綠色節能發展和節能降耗。2024年,自治區財政安排資金4.47億元用于大氣污染防治,燃煤鍋爐淘汰規模100蒸噸,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規模160蒸噸,其中安排資金2.55億元重點支持昌吉州開展清潔取暖改造,年內預計完成農村熱源清潔化改造3.16萬戶、農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192萬平方米,減少煤炭消費量39.83萬噸,顆粒物減排量3499噸,二氧化硫減排量1479噸,氮氧化物減排量370噸,使重點區域冬季空氣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安排資金6.71億元用于南疆煤改電工程,配套電網建設,改善農戶供電基礎設施,降低南疆散煤燃煤規模,減少污染物排放。
(三)改革創新,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推動污染治理和節能減碳,促進環境基礎設施補齊短板,支持大氣、水、土壤、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關鍵技術的科技攻關,不斷加強污染防治的科技應對解決方案,為自治區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安排資金1.96億元用于重點污染源防治、區域性污染防治及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應用,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污染減排設施自動控制與計量系統改造,溫室氣體削減、工業廢水深度治理、自愿性清潔生產等減排示范項目,實現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提升。支持完善現代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治理監測體系實施自治區本級生態環境監測、監督執法和信息化管理能力水平以及自治區空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水平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