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廣西是我國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赴廣西考察,強調“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黨的二十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對廣西發展提出了“五個更大”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廣西保險業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將發展綠色保險作為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努力為廣西綠水青山注入金融活水,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不竭動力,不斷探索綠色保險發展的廣西實踐篇章。
一、制度先行,系統施策,推進綠色保險發展“規范化”
政策制度的引導支持是推進綠色保險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廣西金融監管局始終堅持將綠色保險作為綠色金融體系的重點,健全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夯實綠色保險健康發展的根基。一是完善政策配套。根據總局文件精神并結合廣西實際出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廣西監管局推動綠色保險高質發展工作方案》,與廣西金融監管局《推進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展綠色金融支持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指導意見》等政策相配套,引導保險機構從戰略高度發展綠色保險,推動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轉型配置。二是規范統計體系。于2021年較早創新建立地方性的綠色保險統計機制,為行業統一的綠色保險統計標準建立實施提供基礎數據支持。歷年均不斷抓深落實綠色保險數據統計工作,推動綠色保險數據治理與業務發展協同推進。三是發揮監管評價“指揮棒”作用。印發《廣西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監管評價工作實施方案》,對保險業單列綠色保險考評指標,分別從總量及增速、經營戰略定位和組織領導、產品服務等方面對保險公司進行定性定量考評,并將評價結果與監管評級、高管履職評價、服務實體經濟相關的評先創優等工作有效聯動,激勵保險公司綠色保險業務推動的積極性。
二、以點帶面,靶向發力,推進綠色保險支持“精準化”
重點區域的示范引領是推進綠色保險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廣西金融監管局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動協作,結合廣西區域經濟實際,推動綠色保險發展以點帶面、重點突破。一是推動建設創新示范區。充分發揮南寧、柳州、桂林、賀州等4個自治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范區和南寧、北海、防城港、崇左4個保險創新綜合示范區作用,重點支持河池市建設綠色發展先行試驗區,引導保險機構立足示范區實際,聚焦面向東盟的綠色認證中心建設、綠色項目庫及信息平臺建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綠色農業及綠色供應鏈金融發展等領域,創新綠色保險產品服務,開展更多先試先行試點。二是“財金聯動”支持引領。廣西沿邊沿海,自然災害多發,金融監管與財政部門加強合作,制定自治區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在應對氣候變化、發展生態農業等方面強化財政支持,推動各地市在地方特色農業氣象指數類保險、指數型巨災保險等方面強化試點創新,進一步完善農業災害和巨災風險防范和分擔機制。
三、點面結合、“亮”“量”并重,推進綠色保險產品服務“多元化”
行業力量的充分發揮是推進綠色保險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及區內重點項目,廣西制定了綠色保險九大重點領域清單,細化28個方面重點支持任務,引導廣西保險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支持,推動保險業積極服務環境、社會、治理。一是服務社會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提升。試點開展廣西指數型巨災保險,在全區所有鄉村振興幫扶縣落地民生災害綜合保險,推動實現普通公路災毀保險省級全覆蓋,有效加強對城鎮住房、農房、人員、公共基礎設施等的氣象災害風險保障,推動形成多層次廣覆蓋的災害風險分散體系,提升行業巨災風險承擔能力。二是服務生態農業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大力推動森林保險發展,提升財政補貼型公益林綜合保險、商品林綜合保險覆蓋面。創新推出茉莉花降雨指數保險,珍珠貝、金鯧魚、對蝦等養殖風力指數保險,以及水稻、油茶、糖料蔗等農作物和特色農產品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等產品。落地商業性林業碳匯指數保險、名樹古樹保護保險、單株林木碳匯保險、六堡茶茶園碳匯保險、森林碳匯遙感指數保險、耕地地力指數保險等新型綠色保險業務,并在藍色碳匯領域落地牡蠣碳匯風力指數保險,構建形成多層次生態農業綠色保險產品體系。三是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能力提升。強化對新能源車險業務的監管引導,支持保險行業結合當地實際優化新能源車險的承保方案及理賠服務,穩步提升新能源車險的保障水平,新能源汽車保險已成為廣西綠色保險發展新的增長引擎驅動。同時從電源側、電網側、需求側入手,進一步豐富電能、充電樁等保險產品,服務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四是服務清潔能源體系重點項目建設和對外合作能力提升。重點為南方電網、三峽集團等大型清潔電力建設集團及上下游產業客戶提供綠色能源保險方案。推動落地電化學儲能保險、光伏電站綜合保險、光伏電站并網消納損失保險、太陽能發電指數保險等創新產品。同時充分把握RCEP落地實施新機遇,為老撾南塔河水電站、中老鐵路供電項目等重點項目提供財產損失和綜合責任險保險服務,為“一帶一路”綠色能源項目提供保險支持。五是保險資金綠色投資運用能力提升。拓寬綠色融資渠道,聯合開展“險資入桂”線上線下對接活動,引導保險資金投資廣西綠色產業,重點為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等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
四、科技賦能、信息互通,推進綠色保險發展“數字化”
數據信息的互融互通是推進綠色保險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廣西金融監管局積極引導提高綠色保險的數字化水平,提升配置效率。一是搭建了綠色金融數字化服務信息共享平臺。各地市依托廣西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桂惠通”建立了綠色金融服務子平臺,打造綠色保險政策、企業綠色信息、環境違法違規信息、環境保護涉稅信息等綠色信息共享,有效提升綠色保險服務的普惠性、便利性。二是加強氣象、災害等信息平臺建設。聯合廣西氣象部門建立廣西保險氣象防災減災研究中心和智能化業務平臺,聯合制定《廣西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工作方案》,實現與農、林、氣象等多部門對接共享信息。聯合開展廣西氣象風險構成、風險預警以及氣象指數保險產品研發等方面研究,推動氣象風險數據庫和防災減災服務標準化建設。聯合廣西交警部門建設道路交通安全警保風控中心,加強“交警+保險”的跨部門信息共享,拓展雙方在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安全宣傳、電動自行車保險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服務綠色安全出行。聯合交通運輸部門開發建設廣西普通公路災毀保險數據應用平臺,將全區12萬公里道路風險數據和車載錄像等錄入平臺,構建廣西普通公路風險地圖和防災減損數據庫,打造全國領先的公路災毀風險管理平臺。
下一步,廣西金融監管局將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綠色金融發展的決策部署,持之以恒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不斷推動綠色保險制度標準共建,為行業發展提供堅實全面的制度支撐。加強綠色保險經營情況的監管評價,探索差異化分類監管,強化監管正向激勵作用。創新“保險+氣象”服務機制,完善氣候變化相關重大風險保險保障體系。持續引導保險機構聚焦清潔能源、綠色交通、低碳技術、生態農業等領域需求,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開發多樣化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提供堅實保險保障。